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24-01-02 14:37:08 ciwa

来源:光明日报


成都世通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光明日报理论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二十余年。归纳、总结和梳理年度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关注和聚焦,有助于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专家研讨评议等程序,现已评选出来。今予公布,以飨读者。


热点1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1.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探讨其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2.围绕“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等重要理论命题开展研究,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3.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重要实践议题,探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4.从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宽广视野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主体性与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专家点评: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刻学理内涵。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1.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作出的决策部署,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2.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线索的研究。认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线索。3.对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研究。认为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内容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把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本土化。4.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是对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升华,并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5.对新的文化使命的研究。探讨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方法路径。面向未来,推动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关系等议题的研究。

(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热点2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入选理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1.何谓“自主的知识体系”。认为自主的知识体系应内生于本国历史文化、社会实践和认识过程之中,体现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价值体系、概念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等。2.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应有之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思和批判西方知识体系文化霸权的必然要求。3.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路径。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扎根中国本土实践和历史文化传统,秉持问题意识,遵循知识的演进规律和知识体系的生长规律,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

专家点评: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掀起研究热潮。一方面,在理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认为其首要之义在于“中国自主”,即立足中国、观照中国、扎根中国,坚持中国问题导向,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均开展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微观和实证研究,积极提出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原则和路径,并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关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内在关系等进行广泛研究。当然,学术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方面仍有待深入探索,今后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在中国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联动中,科学把握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方法和实践进路。2.在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处理好“中国自主”与“借鉴外来”的关系问题。3.结合各具体学科或领域的特点,提炼标识性概念,总结原创性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4.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更为具体有效的建设方案。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教授郝立新)

热点3 “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入选理由: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重大倡议,与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成“三大全球倡议”,是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回应。2023年恰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时间节点,学术理论界围绕“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1.“三大全球倡议”的学理价值。“三大全球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指引,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共走现代化之路的信心和决心。2.“三大全球倡议”的实践路径。学者们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全球卫生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围绕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围绕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等,探讨“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地落实。

专家点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的背景下,2023年度,中国学术理论界不断深化对“三大全球倡议”时代价值的挖掘和实践路径的探索。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阐释与深化,体现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世界性知识贡献,也彰显了中国学术理论界研究视野的全球性拓展和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动“三大全球倡议”等中国话语转化为人类知识谱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问题、安全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出更多原创性学理成果,促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互鉴与互构。同时,中国学者应将更多当今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面临的具体问题与挑战纳入研究议程,在高质量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和全球治理研究的进程中,为解决发展、安全、文明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点评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骥)

热点4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

入选理由: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揭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规律,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有力的学理支撑。2023年度,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从多个层面得到拓展深化。1.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提出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科学揭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2.研究维度不断拓展。从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众考古、边疆史、民族史等多角度,利用边疆、民族地区丰富的考古发现和民族文献史料,客观呈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基本史实。3.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细致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演进过程,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规律、脉络与方向。

专家点评:2023年度,有关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备受学术理论界关注,并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1.学科交叉属性强。除历史学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都有广泛参与。2.研究内容兼具宽度和深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运用扎实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深入挖掘、整理和探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内部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3.创新性突出。突破了侧重于单一民族个性、差异性的研究范式,真实呈现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性和整体性特征。面向未来,应在强化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加强多语种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在多学科联合攻关上继续下功夫。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研究的对象和区域,既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也加强对少数民族之间及其内部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既关注传统边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也深化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点评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彭勇)

热点5 出土文献整理与先秦秦汉文学研究新进展

入选理由:出土文献对古代文学研究意义重大,每每引发新的学术研究生长点,并有助于解决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2020年“海昏简”《诗经》材料公布,2021年湖北荆州王家嘴新出土楚简《孔子曰》和《诗经》文献,2022年《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安大简)整理公布,2023年清华简第十三辑整理公布……这些文献的出土和整理,推动了先秦秦汉文学研究取得新进展。2023年度,相关研究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1.安大简《诗经》与传世《诗经》的异文异序问题,及其反映出的写本时代先秦文献文本的非稳定性。2.安大简未见于传世文献之“侯”风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其来源的猜测,其与《魏风》《唐风》的关系、与晋之关系、与魏文侯之关系等。3.海昏侯墓出土的“诗序”研究,为更好理解战国秦汉《诗》学诠释及序、传体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4.王家嘴新出土楚简《孔子曰》与《诗经》文献的初步整理与介绍。

专家点评: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新文献,对中国文史学界影响巨大。一方面,新出土文献很多属于佚籍,为文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史料;另一方面,新出土文献呈现了早期经典的原生形态,有助于重新探讨中华原典的生成和演变,明晰中国古籍流传与变异的一些基本规律,而基于这些规律,我们可以上溯三千年乃至甲骨文之前口耳相传时代的文明,进而把握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色及其影响。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以下方面:1.文字考释和文本解读。文本的科学解读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而考释的精密化和人工智能的辅助,使出土文献释读水平不断提高。2.早期文本的生成和经典化研究。新出土文献为研究早期经典尤其是诗类文献的经典化和流传提供了丰富资料。3.重新估价中国早期文学。如北大秦简《酒令》《隐书》《教女》等蕴含的生活气息,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学的审美意趣,有助于重新揭示古人的书写能力和文学观念。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开展文字、文本、文明对话;对文学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度研究,以进入早期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和文本语境;全方位进行理论建构,挖掘中国早期文学特征,并与西方相关理论开展对话。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刘跃进)

热点6 新兴科技的伦理审度

入选理由: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挑战。比如,人工智能是人类的造福工具还是终结者?基因技术或人类增强技术会不会改变人性?如何防范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面对新兴科技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相伴而来的伦理问题,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了积极探索。1.梳理和构建科技伦理理论体系,明确相关标识性概念的内涵框架、路径特点,确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科技伦理,为新兴科技的发展明确伦理边界。2.围绕与新兴科技发展相关的伦理先行、责任公平、消除歧视等议题展开探讨,关注新兴科技给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并进行后果分析与前景预判。3.深入研究新兴科技伦理治理的模式路径、作用机制等问题,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4.聚焦各类新兴技术如脑机接口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算法设计等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探讨其潜在的伦理问题。

专家点评:科技创新对社会、个体和环境的道德影响,在2023年度成为学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并聚焦于以下领域:1.人工智能伦理。探讨智能系统和算法的伦理问题,包括透明度、公平性和权力分配等。2.生物技术伦理。探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带来的伦理挑战,以及生命科学的技术进步对医疗、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数字权利与隐私。探讨大数据、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等带来的伦理挑战。4.气候科技伦理。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伦理和社会影响。面向未来,应针对实践场景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的学术解决方案。1.面对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应着眼于建立更加完善的伦理框架开展研究,以更好应对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2.实践中,对新兴科技的伦理考量往往滞后于技术创新,应深入探讨如何以更有效的机制评估新兴科技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3.探讨如何促进公众参与、凝聚各方智慧,以提升科技伦理治理的科学性。4.研究如何加强国家间、行业间、学科间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伦理挑战。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

热点7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

入选理由: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2023年度,经济学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展开深入讨论。1.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监管的重大意义,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安全与发展大局,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屏障。2.从监管框架、监管职责、监管重点以及中央-地方协同等角度剖析此轮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认为由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更有利于全面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有利于中央-地方监管协调。3.结合银行、房地产以及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提出对策建议,认为现代金融监管在做好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同之外,还应统筹做好国内外金融监管。

专家点评:2023年度,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经济学界聚焦三大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探讨。1.阐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金融创新、金融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应;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就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服务实体经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多维度剖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确立的立体式监管框架。3.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推动建构中国特色金融学科自主的知识体系。面向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拓展:研究金融创新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机理;探讨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如何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安全保障;探索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监管,统筹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等。

(点评人: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梁琪)

热点8 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的构建

入选理由:2022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肯定了我国法治实践中数据权益保护的相关经验,提出“推动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目前,法学界围绕数据流通带来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在理论上如何认识数据财产权益的性质,以及在立法上如何作出制度安排等尚未形成充分共识。其中,数据权属是最核心、最基础的问题。2023年度,围绕数据确权授权及其法律机制构建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1.是否应独立设定数据财产权益,以及数据财产应否确权、如何赋权。2.如何区分数据类型,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应采用何种权益配置模式、保护模式。3.不同类型数据的权益主体如何界定、保障机制如何设置。4.不同类型数据授权(运营)的法律属性、实现模式、功能定位与规范构建等。

专家点评:2023年度,法学界围绕数据确权的必要性展开深入研讨,基本厘清了对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予以确权的社会经济意义,认为有必要在国家立法层面加快落实“数据二十条”规定的确权政策,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高水平发展。同时,还对数据确权的具体方案展开了研究,阐释了“数据二十条”确立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政策的意涵和实施方案。相关研究明晰了数据要素生产流通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正当权利主张、权利属性、权利边界和保护规则,为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确权授权规则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贴近数据要素的生产特征,分别确认数据来源主体的法定在先权利与数据处理主体的数据财产权利,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数据流通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建构一套既体系完善、又能满足数据流通实践需要的基础法律制度。面向未来,应继续深入观察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实践样态,探讨如何提升数据分类分级标准的可操作性,确保不同类级的数据在安全合规条件下流通交易。另一方面,加强有关数据登记的研究,探明数据登记的社会经济功能、登记机构的运行机制和数据登记的法律效力。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

热点9 数字地缘政治与国际传播新形态

入选理由:当前,数字空间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较量的重要场所,传播权、话语权成为国家驾驭数字空间能力的重要支撑。伴随国家政治权力向数字空间的延伸,国际传播的行动逻辑不断重塑;同时,信息传播强大的空间穿透力,使得数字地缘政治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的疆域和框架,引发国家之间围绕数字技术、网络安全等展开全方位布局。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主动回应全球秩序转型时期的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围绕数字地缘政治与国际传播新形态开展了大量研究。1.数字地缘政治的本质特征与态势。概括了数字地缘政治的构成要素及其联动机制,探讨了技术、设备、平台、数据、用户等信息要素与地缘政治的互动关系。2.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的国家话语权研究。分析了数字技术标准、基础通信协议、数据跨境合作、网络安全治理、数字经济壁垒等国际规则制度化过程中国家权力博弈的机制与路径。3.认知博弈视域下的计算传播研究。聚焦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事件,探讨社交机器人、算法、账号管制等自动化技术所驱动的当代舆论战新范式。4.审视媒介技术和传播基础设施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的协同演化关系。追溯电报、海底电缆、卫星等信息技术与国际传播网络构建的历史进程,考察媒介技术演进所牵连的以基础设施、组织力量等构成的技术网络变迁过程。

专家点评: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数字地缘政治所引发的国际传播格局变化与秩序转型备受学术理论界关注。2023年度,围绕这一学术热点,新闻传播学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框架设置和分析路径,持续深化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面向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开拓和突破。1.“信息”背后有着厚重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内涵,对地缘政治中的种种“信息”,国际传播研究不能仅关注其表面意象,更要深挖并揭示其内涵和本质,而这是目前该研究领域相对薄弱的方面。2.要从重视各种传播技巧和策略的新闻传播学单一学科研究,向综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研究的层面跃升,为塑造形式与内容相匹配的新形态国际传播提供更加厚重的学理支持。

(点评人: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教授荆学民)

热点10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

入选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方式,呈现出主体从单一个体到群智协同、过程从经验积累到数据分析、形式从原理形态转向差异(交叠)形态的知识生产剧烈变革。在此背景下,知识的创造、整理与传播更加高效和智能,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人机协作更加密切,知识的开放共享更加普遍和容易,这推进了科学发现进程、扩展了科学理解途径,也带来了科技伦理挑战。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及其带来的知识观、认识论的变革,展开了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研讨。1.智能知识生产范式的学理阐释。主要研讨了从AI1.0迈向AI2.0带来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背后的认知透视、内容挖掘、价值衍生等,以及知识生态环境和知识技术体系的交汇重塑等。2.智能知识生产范式的创新建构。主要研讨了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发展、科学研究的模型构建、风险治理、知识创新,以及从数据密集型第四科研范式迈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科研范式的核心议题、模式升级等问题。3.智能知识生产范式的路径选择。主要研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变革可能隐含的数字偏见、价值失控、数字致瘾等问题及其治理路径,以及迈向这一范式变革中的人机共情共融共存发展路径。

专家点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知识生产范式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围绕这一主题,2023年度,学术理论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智能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的内涵阐发、路径选择等,涉及信息管理、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多个不同主题。从整体上看,在理论或哲学层面取得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科学层面对某些观点进行深入探索的成果也不多。可见,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可聚焦以下方面:1.理论层面的进一步深化。例如,深入探讨智能知识生产的本质特征,探讨智能知识生产与传统知识生产的不同之处,阐释智能知识生产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影响,研究智能知识生产与深度媒介化的关系等。2.运用一系列新的大模型方法,如深度神经网络或计算文本等,将前期的探索性的成果向实证化方向推进。

(点评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高奇琦)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附:往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回顾————————————————



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热点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热点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与制度体现

热点四:多学科视域中的共同富裕研究

热点五:百年变局下的国际经济体系重构

热点六:秦汉基层社会研究

热点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与运用

热点八: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建构

热点九:新发展阶段的社会治理创新

热点十:元宇宙与数字化生存新叙事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热点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热点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热点四: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

热点五: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

热点六: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热点七:多学科视域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热点八: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热点九:全面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热点十: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

202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热点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

热点三: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热点四:民法典阐释与适用

热点五:中华文化基因的历史探源

热点六: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学科研究

热点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热点八:张载思想的现代价值

热点九:图像学视域下的文学艺术研究

热点十:数字经济与发展新动能

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热点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梳理、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

热点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研究

热点四:五四运动百年回顾

热点五:船山学新诠释

热点六:中国社会学重建40年的回顾与展望

热点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热点八: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

热点九: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热点十: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

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热点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热点三:改革开放40年:经验总结、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

热点四:高质量发展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

热点五: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热点六:监察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热点七:海洋史研究的拓展

热点八: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热点九:算法主导下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挑战

热点十:大数据视域下数字人文研究

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热点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热点三:民法总则的制度创新与理论阐释

热点四:《资本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热点五: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热点六:IP产业发展与网络文艺新形态

热点七: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

热点八: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的发展图景

热点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

热点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下的共享经济模式研究

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热点二:新发展理念研究

热点三: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

热点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

热点五: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热点六:鲁迅遗产再审视: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

热点七: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

热点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热点九: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热点十: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

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热点二: 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

热点三: 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研究

热点四: 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

热点五: 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热点六: “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热点七: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

热点八: 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业变革

热点九: 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

热点十: 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

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热点二: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热点三: 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热点四: 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

热点五: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

热点六: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热点七: 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

热点八: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热点九: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

热点十: 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研究

热点二: 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

热点三: 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性战略研究

热点四: 大数据国家战略研究

热点五: 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

热点六: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热点七: 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助推法治建设

热点八: “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

热点九: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

热点十: 钓鱼岛历史文献的发掘与解读

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

热点二: 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权

热点三: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政策选项

热点四: 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热点五: 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人口问题

热点六: “八二宪法”三十年与法治建设

热点七: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热点八: 《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

热点九: 莫言获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定位

热点十: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拓展、深化及反思

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热点二: 经济社会转型下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

热点三: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热点四: 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热点五: “十二五”规划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

热点六: 刑事法治中的民生保护与人权保障

热点七: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

热点八: 公平、质量与教育创新

热点九: 新媒体及其社会影响

热点十: 百年之际的辛亥革命史

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热点二: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化

热点三: 收入分配改革与社会公平

热点四: 政治文化——中国政治发展深层原因的探究

热点五: 转型社会中的法治推进路径

热点六: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

热点七: 生态问题的人文反思和中国关注

热点八: 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之关系

热点九: 大学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理性

200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经验与模式——新中国六十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热点二: 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热点三: 国际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格局

热点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回应

热点五: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模式转换

热点六: 非公有制经济研究的新突破

热点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热点八: 话语研究的多学科关注

热点九: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重建

热点十: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价值

200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热点二: 文化综合创新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热点三: 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新定位

热点四: 大部门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热点五: 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中国应对

热点六: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热点七: 中哲、西哲、马哲对话中的融通

热点八: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

热点九: 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学科思考

热点十: 世界史学科新体系之建构

200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化

热点二: 对“生态文明”的多元解读

热点三: 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热点四: “社会建设”概念在理论层面的拓展

热点五: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与“中国马克思学”问题

热点六: 儒学的当代转型

热点七: 经济学视野中的快乐和幸福

热点八: 新公共管理研究的新收获

热点九: 都市化进程的学术镜像

热点十: 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建设与走向

200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研究交汇互动

热点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回应

热点三: 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

热点四: 物权法理论与实践互补共促

热点五: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社会基本保障

热点六: 政治哲学研究呈现新气象

热点七: 城市空间与区位理论研究之拓展

热点八: 环境史研究异军突起

热点九: 消费社会中的文学之出路

热点十: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多视角解读

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热点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

热点三:怎样看待“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

热点四:马克思哲学中的现代性思想

热点五:儒家文化及“国学”热的利与弊

热点六:关于非政府组织(NGO)的研究

热点七: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取向与模式选择

热点八:中国如何“和平发展”

热点九:城市化与文化研究转型

热点十: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200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热点二: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

热点三:非传统安全研究

热点四:国有企业改革方向问题讨论

热点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问题

热点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

热点七:对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热点八:“人权入宪”的理论探讨

热点九: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的文化研究

热点十: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讨论



电话咨询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QQ客服